2020-03-19 09:34:10 济源人事考试网 //jiyuan.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济源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河南济源公务员蝶变课程试题解析(3月19日),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济源华图微信公众号(jiyuanhuatujiaoyu) 。
1. 下列选项最可能是赝品的是:( )
A. 拍摄于19世纪70年代的展示沙俄宫廷生活的照片
B. 制作于明代末年,起矫正视力作用的眼镜
C. 战国时期记录如何制作青花瓷的竹筒
D. 3000年前西亚赫梯人使用的铁器
1.【答案】C
【解析】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开始出现,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战国时期远在唐宋之前,不可能出现记载青花瓷制作方法的竹简,所以最可能是赝品。
2. 下列诗词与其反映的节日对应错误的是:( )
A.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春节
B.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清明
C.叶落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月常圆——中秋
D.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重阳
2.【答案】A
【解析】“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语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意思是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元夕在农历中是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而春节是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所以A项错误。
3. 下列与“三”有关的故事,哪一组不是出自同一名著?( )
A.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
B.三打祝家庄、三碗不过岗
C.三探无底洞、三计乱荆州
D.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
3.【答案】C
【解析】“三探无底洞”指金鼻白毛老鼠精变成美女,把唐僧摄去,欲强迫成亲。悟空三次进洞,最后救得师傅。出自《西游记》,“三计乱荆州”出自《三国演义》。
A项均出自《三国演义》;B项均出自《水浒传》;D项均出自《西游记》。
4.关于文学作品与其主人公,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桃花扇》--崔莺莺、张君瑞
B.《西厢记》--杜丽娘、柳梦梅
C.《牡丹亭》--李香君、侯方域
D.《长生殿》--唐玄宗、杨贵妃
4.【答案】D
【解析】A项:《桃花扇》作者是孔尚任,书中的男女主角是侯方域、李香君。该书通过侯李二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作者自评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B项:《西厢记》作者是王实甫,元代中国戏曲剧本,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书中的男女主角是张君瑞和崔莺莺。
C项:《牡丹亭》,作者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全名《牡丹亭还魂记》。男女主角是柳梦梅、杜丽娘。
5. 下列有关条约或协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马关条约》是中国被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
C.《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雅尔塔协议》的签署有损中国主权与领土的完整
5.【答案】D
【解析】《尼布楚条约》是清朝与俄国签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和平条约;《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因此A错误;
《马关条约》是甲午战争后中国与日本签订,该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掀起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被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中俄《瑷珲条约》,B项错误;
《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项错误;
《雅尔塔协定》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1945年2月签订,会议决定,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向日本宣战。其报酬是苏联获得库页岛、千岛群岛以及其对大连、旅顺及其铁路连接的控制。该协议出卖了中国的利益,有损中国主权与领土的完整。
6. 下列战事与参战的将领对应错误的是:( )
A.长平之战:白起、赵括
B.滑铁卢之战:拿破仑、威灵顿
C.朝鲜战争:彭德怀、麦克阿瑟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朱可夫、隆美尔
6.【答案】D
【解析】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双方指挥官是:朱可夫、曼斯坦因。隆美尔是二战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在战时被德英交战双方都称为“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他不仅成为战时军民的偶像,同时也赢得了敌人的尊重,但隆美尔并没有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因此,选择D选项。
7.科举考试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清朝科举考试级别从低至高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乡试、院试、会试、殿试
B.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C.乡试、会试、院试、殿试
D.会试、乡试、殿试、院试
7.【答案】 B
【解析】清朝科举考试制度形成了严格的三级格局,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院试,是指各省童生参加由学政主持的考试,考取的人称生员;
乡试,是指生员参加三年一考的省级考试,考取的人称举人;会试,是指举人参加吏部举行的考试,考取的人称贡士;
殿试,是指贡士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考取的人称进士。由于殿试基本上是定名次的考试,不存在被淘汰的情况,所以会试和殿试合称最高一级的考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8.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如:
①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②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③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④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以上诗句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④
C.①④③② D.②④③①
8.【答案】 D
【解析】①句出自白居易《长恨歌》,涉及的历史事件是唐代的安史之乱。②句出自杜牧的《题乌江亭》,咏叹的是项羽兵败,自刎乌江之事。③句出自杜甫《咏怀古迹(之三)》,“青冢”指的是昭君墓,故涉及历史事件是昭君出塞。④句出自李商隐《贾生》,说的是汉文帝将贾谊从长沙召回,向他询问鬼神之事。汉文帝时是西汉初年,而昭君是汉元帝的宫女,故正确的顺序为②④③①。
9.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以干支纪年是:( )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9.【答案】B
【解析】天干每十年一个轮回,地支每十二年一个轮回,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年一个轮回。1894距离1900隔了6年,所以天干甲往后推六位是庚,地支午往后推六位是子,得出是庚子年。
10.文学名著有时会涉及一些当地的特色民居,以下对应错误的是:()
①陈忠实——《白鹿原》——窑洞
②林语堂——《边城》——吊脚楼
③阿来——《尘埃落定》——骑楼
④老舍——《四世同堂》——四合院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②③
10.【答案】D
【解析】《边城》作者沈从文,②对应错误;《尘埃落定》作者阿来,描写的是四川阿坝地区的故事,骑楼曾经是两广、福建、海南等地主要建筑形式,③对应错误。
11.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A.清明、数伏、冬至等都属于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B.古人以“社稷”指代国家,其中“社”指土地之神
C.古诗文中以“桑梓”指代家乡,“布衣”指代平民
D.古人常以折柳相赠表示对远行之人的留恋之情
11.【答案】A
【解析】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数伏不在二十四节气之列。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12.下列关于五行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五行中的木,对应的方位是东方,颜色是青色
B.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金,金生土,土生水
C.五行可以与天干搭配,与火搭配的是丙丁
D.五行思想起源很早,《尚书·洪范》篇就有相关记载
12.【答案】B
【解析】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13. 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出自一人之口的是:( )
A.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C.人固为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3.【答案】C
【解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都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A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B项:“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碑》,评价了韩愈的文学和政治贡献。
D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
14.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中的“吾”和“吾师”分别指谁?( )
A.吾指亚里士多德,吾师指柏拉图
B.吾指莫泊桑,吾师指福楼拜
C.吾指庄子,吾师指老子
D.吾指颜回,吾师指孔子
14.【答案】A
【解析】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著有《形而上学》,坚持唯物主义,抛弃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观点。在面对别人指责亚里士多德背叛老师的时候,他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A项:颜回是孔子的学生,颜回的言论收集在《论语》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
B项:庄子与老子没有师徒关系,他们都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史称“老庄”。
C项: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在写作上受到福楼拜的训练和指导,两人都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5.下列有关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被称为“书圣”
B.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是楷书四大家之一
C.《真书千字文》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的代表作
D.“苏、黄、米、蔡”中的“黄”指的是黄公望
15.【答案】B
【解析】A项张芝被称为“草圣”,“书圣”对应的是东晋王羲之;C项《真书千字文》作者是隋朝智永和尚;D项“苏、黄、米、蔡”分别指的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黄公望是元朝著名画家。
16.下列关于中国哲学的历史陈述不正确( )
A.墨子一生为反对不义战争而奔走呼号,他的思想理论的核心是“兼爱”,“非攻”
B.孟子主张“仁政”和“王道”。竭力反对暴政
C.荀子是儒家的继承人和发扬者,他继承了孟子的人性本善的思想
D.老子生活年代在孔子之前,著有《道德经》,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16.【答案】C
【解析】荀子是儒家的继承人和发扬者,但是他是性恶论的提倡者。
17.下列成语与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投笔从戎——班超
B.横槊赋诗——曹操
C.程门立雪——匡衡
D.扑朔迷离——花木兰
17.【答案】C
【解析】程门立雪:有一个下雪天,杨时去找程颐请教一个问题。他到了程颐家里,听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便一声不响地等着。过了好久,程颐醒了,才知道杨时已经等了好久,赶忙起来同他议论问题。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很厚了。
匡衡对应的是“凿壁偷光”。
18.中国古代小说塑造了很多莽汉形象,他们外表威猛如金刚,性格天真似儿童,深受读者的喜爱。下列小说中莽汉的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张飞 ②程咬金 ③李逵 ④牛皋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②①③
D. ①②③④
18.【答案】D
【解析】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程咬金,唐朝开国大将。李逵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在剧中生活于北宋。牛皋,南宋抗金名将。按照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张飞、程咬金、李逵、牛皋。因此,本题答案为D.
19. 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
A.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 B.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
C.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 D.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
19.【答案】A
【解析】B项,玉米原产自美洲,明朝时期才传入我国;C项,周朝时期还没有出现铁器,考古发现最早的铁器属于春秋时代,周武王穿戴的应是青铜器;D项,秦朝时还未出现纸,不可能制成纸风筝,在西汉时期才出现纸,到东汉时期蔡伦改良后才大范围使用。在西汉末年便已有佛教在中国流传,西汉早于南北朝,故答案为A。
20.我国古代用“金”“石”“丝”“竹”指代不同材质、类别的乐器。下列诗词涉及“竹”的是( )
A.珠帘夕殿闻钟磬,白日秋天忆鼓鼙
B.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C.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D.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20.【答案】C
【解析】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乐器;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
C项正确:本项诗句中提到了“笛”,属于“竹”,当选;
A项错误:本项诗句中所提到的“磬”是古代的一种石制打击乐器,属于 “石”,“鼓”是用皮革制成的,属于 “革”,二者都与“竹”无关,排除;
B项错误:本项诗句中所提到的“琴”是指古琴,即汉族的一种传统弦类乐器,属于 “丝”,排除;
D项错误:本项诗句中所提到的“筝”是指古筝,即中国古老的拨弦类乐器,也属于 “丝”,排除。
以上是河南济源公务员蝶变课程试题解析(3月19日)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河南公务员,常识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济源人事考试网频道。
本文标签: (编辑:Gjn)华图教育官方微信
华图总部: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829610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23号
华图分校:河南华图郑州黄河路交卫生路向北三叉口东50米路北华图教育培训基地
(红旗路交卫生路东50米路北)
客服热线:0371-87096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