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3 08:48:15 济源人事考试网 //jiyuan.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济源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0河南招教考试每日教宗练习(6月3日),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济源华图微信公众号(jiyuanhuatujiaoyu) 。
一、单项选择题
1.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以下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遗忘的速度先慢后快,遗忘的材料先多后少
B.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先少后多
C.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先多后少
D.遗忘的速度保持不变,遗忘的材料先多后少
3.小刚背诵《陋室铭》,背诵 6 遍的时候正好记住,按照艾宾浩斯所说的“过度学习”,那么他再背诵()遍才能使记忆效果达到最佳。
A.2B.3
C.4D.6
4.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 干扰?()
A.消退抑制和干扰抑制B.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
C.前摄抑制和消退抑制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5.一些学生常在经过艰苦复习通过考试后立即忘掉了所学内容,这是因为他们想尽快摆脱伴
随这些内容的令人不快的情绪。这种遗忘是()
A.消退性遗忘B.干扰性遗忘
C.抑制性遗忘D.动机性遗忘
6.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B.注意
C.组块D.复述
7.最重要的记忆品质是()
A.敏捷性B.持久性
C.准确性D.准备性
8.想象是对大脑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其功能不包括()
A.预见功能B.补充功能
C.代替功能D.协同功能
9.小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就属于
()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D.幻想
10.小学生解答问题时,“一题多解”探究多种答案。这种思维方式是()
A.概括思维
B.间接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
二、多项选择题
1.对遗忘理论的解释有()
A.痕迹消退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同化说
2.记忆应遵循的规律是()
A.及时复习,经常运用
B.激发兴趣,明确目的
C.排除干扰,查漏补缺D.记忆适量,劳逸结合
3.不属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A.独创性)
B.深刻性
C灵活性D.突发性
4.按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分为()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D.发散思维
5.下列体现良好思维品质的有()
A.钻牛角尖B.一题多解,另辟蹊径
C.人云亦云
三、判断题D.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痕迹衰退说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艾宾浩斯进一步发展。 ()
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形象记忆的体现。()
3.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抽象逻辑向具体形象过渡阶段。()
4.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答案。()
5.我们到一个地方去办事,会事先在头脑中想出可能到达的道路,经过分析与比较,最后选 择一条短而方便的路,这样的思维是逻辑思维。()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记忆过程为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2.答案:C
解析:艾宾浩斯通过无意义音节的记忆实验提出了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呈负加速。
3.答案:B
解析: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 150%时候效果最好,即 6 遍基础上再背 3 遍。
4.答案:D
解析:前面学习内容对后面内容的干扰叫前摄抑制,后面学习内容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干扰叫 倒摄抑制,中间学习效果不好是因为既受前摄抑制又受倒摄抑制的影响。
5.答案:D
解析:动机性遗忘也称为压抑性遗忘,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6.答案:C
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 5~9 个项目,平均值为 7。但短时记忆容量的值常常会因实验材料的不同而出现较大波动。为解释这一现象,米勒提出了组块的概念。所谓组块是指若 干小单位联合成大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他认为,短时记忆容量是以组块 来计算的。组块可以把时空上接近的单个项目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块,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 经验把彼此无关的单个项目组成有意义的块,这样就能大大提高短时记忆的容量。
7.答案:C
解析:对于记忆而言,首先要准确,所以记忆最重要的品质是准确性。
8.答案:D
解析: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的功能 有:(1)预见功能;(2)补充功能;(3)替代功能;(4)调节功能。
9.答案:C
解析:根据语言的描述而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形象的过程,称为是再造想象,故选C。
10.答案:D
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 求得多种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解析:痕迹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干 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奥苏伯尔的同化说认为 遗忘是学习到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可代替低级的,使低级的观念遗忘,从而简 化知识,减轻记忆量,是积极的遗忘,相反,若巩固原有知识导致新旧知识混淆,导致记忆 错误,是消极的遗忘。
2.答案:ABCD 解析:略。
3.答案:BD 解析:略。
4.答案:ABC
解析:按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
5.答案:BD
解析:A没有体现思维广阔性,C缺乏思维的独立性。BD是思维灵活性的体现。
三、判断题
1.答案:错误
解析:这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 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桑代克在其尝试
-错误学习理论中的“练习律”中指出,习得的刺激- 反应联接,如果得到使用,其力量会加强;如果失去使用,则联结的力量会减弱,以致逐渐消失。这实际上是用痕迹衰退说对遗 忘所作的解释。
2.答案:错误
解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情绪记忆。
3.答案:错误
解析: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逻辑向抽象形象过渡阶段。
4.答案:正确
解析:考察非逻辑思维的定义。
5.答案:错误
解析:逻辑思维是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语言符号所体现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定 律、命题等都是这种思维的主要材料。这种思维形式比较高级,要在7岁以后才能出现。形象思维是用人脑中的表象进行的思维,一般出现在3~7岁。本题中在人脑中对各种道路的表 象进行思维的过程是形象思维过程。
以上是2020河南招教考试每日教宗练习(6月3日)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河南教师招聘,河南招教,济源教师招聘,招教教宗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济源人事考试网频道。
本文标签: (编辑:Gjn)华图教育官方微信
华图总部: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829610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23号
华图分校:河南华图郑州黄河路交卫生路向北三叉口东50米路北华图教育培训基地
(红旗路交卫生路东50米路北)
客服热线:0371-87096515